工业污水如何达标排放一直都是各个企业关心的问题。2015年执行的新国标要求许多行业的排放要达到COD<80mg/L的标准,但单纯用生物处理难以达到,其出水溶解性COD 是在130-170mg/L左右。因此,深度处理是形势所迫,*氧化技术的应用有其必然性。
首先对当下常用的几种深度处理工艺分析如下:
(1)曝气生物滤池BAF:投资和运行成本低;本质仍是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低,25%以下。
(2)吸附法:处理效果好;吸附剂再生成本高。其中活性炭中有0.05%的炭可再生;K态吸附剂为3%废再生液。
(3)膜法:双膜法代表的“超滤+反渗透”,产水率低;“MBR+反渗透膜”,出水水质与常规生化法接近;“超滤膜+纳滤”,氨氮出水高。并且存在浓液处理问题,膜通量和膜污染的问题。
(4)*氧化法:氧化有机物,*有前景!
1)Fenton法:基础研究*透彻、工程应用*成熟;优势明显,反应速率快,投资低,运行效果好;Fenton的应用瓶颈是产泥量大。
2)催化臭气氧化法:投资较大,但是绿色的工艺。
不知道大家对氧化剂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地位是否了解,下面根据氧化剂不同的使用途径,介绍其在水处理中的不同作用。
【常用氧化剂】
1. 氧化剂在给水处理领域的应用:
(1)*:氧化细胞内酶;破坏DNA、RNA物质;透过细胞膜,使之发生通透性畸变。
(2)给水预处理:去除色、嗅、味。破坏发色基团中不饱和键(芳香基或共轭双键),氧化铁、锰等显色离子;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。
(3)臭氧-生物活性炭处理:臭氧起破坏大分子和充氧作用,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生物活性炭。
2. 氧化剂在工业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:
(1)去除酚、氰、硫氰等易氧化的有机物;
(2)脱色:印染、染料废水用臭氧氧化法脱色;
(3)烯烃氧化:臭氧可破坏C=C双键转变为羰基。
(4)局限性:O3、H2O2等分子态氧化剂,直接氧化产物为小分子的羧酸、酮和醛类等,不能彻底矿化为CO2、H2O;
(5)O3预处理参数:停留10-20min;投加量20-50mg/L。
氧化虽然在水处理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,但并非“氧化”一定可以提高废水可生化性,还与有机物种类有关。如部分氧化,可生化性恶化:如,苯胺、磺胺类;部分氧化,可生化性改善:如,PVA(C2H4O)、腐植酸等。
如果要彻底氧化有机物,还是要深度处理,其目的与“*”、“预处理”是不同的。大量文献里对某一具体有机物的去除率,往往不是“矿化”率(COD去除率),而是“转化率”。生化能处理出水中大部分有机物,但O3、H2O2直接氧化困难,氧化程度低,COD去除率仅20%左右。而如果形成·OH的*氧化,可大幅度提高其直接氧化的反应速率,甚至达7-9个数量级,这就是深度处理的关键,也预示着形成*氧化机制的重要性。